市场进入与退出

  • 0%0人评价)
  • 德交科技\德交科技(团队)
  • 2018-04-24
  • 宏观经济

模型属于协调博弈的一种情形,即市场的进入和竞争问题。在一个典型的状况下,存在n个参与者和市场容量为c的市场,进入者会得到回报,但收益会随着人数增加而减少。如果达到一定程度,还可能出现亏损。 实验来自Holt的实验设计。

  • 收藏量0
  • 使用量6
  • 创建实验
  • 版本:2.0
  • 更新时间:2018-06-15

模型介绍

1.模型简介

    市场的进入与退出,既是一个经济问题,也是一个管理问题。从经济的角度看,决定进入与退出的由市场潜在收益、进入成本及机会成本决定;从管理的角度看,影响市场进入与退出的由进入和退出壁垒决定,壁垒的形式很多,进入成本、竞争者数量是其中重要的因素。
   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:美国光缆市场的进入问题,中国光伏产业的爆发性发展和亏损问题。如果进入这些行业的企业,在进入之前做一下考虑,或者同业者之间进行适当的协调沟通,可能就不会出现全行业都产生损失的情景。在这方面,采用实验来进行研究显然是适合的。
    最早考虑单一市场中的博弈问题是卡尼曼(1988),莱波伯特(Rapoport,1995)创建了一个简单市场进入的实验设计,并采用实验进行研究。莱波伯特气坏吧在1998年,2002年对其中一些变量如支付成本、差异化的成本、差异化的支付函数等,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。
    较为复杂一些的多市场进入问题也有人开展过实验研究,如迈尔(Meyer,1992)进行的双市场进入实验;来波伯特(2000)年进行的双市场进入实验等等。

2.模型规则

    你与同组的参与者,属于同一个行业的竞争对手。你需要确定,是否准备进入某个区域市场。进入这个区域市场的竞争者越多,每个进入者可能获得的收益越低。
    在做当轮决策时,你无法知晓其他人当轮做出的决策。

3.参数说明

    收益。进入某区域市场可以获得的收益。收益大小取决于该区域内竞争者的数量。
    收益曲线。参与者某轮可获得的收益,由收益曲线确定。收益曲线是一条形如R=a-b*N的直线。R为收益;N为行业中选择进入该区域市场的参与者人数。
    进入成本。若进入某区域市场,参与者需要付出的成本。这个成本是固定的。
    未进入收益。参与者选择不进入该市场,所节省的资金和其他资源,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收益。
    初始资金。参与者实验开始时具有的启动资金。该金额不是每轮均有,仅在第一轮实验开始时给予。
    计算示例。若收益曲线R=20-2*N,进入成本5,未进入收益3。若同组参与者有3人选择进入该区域市场,则进入者收益为:20-2*3(人进入)-5(进入成本)=11元;未进入者获得收益3。

4.案例思考

    尽管市场的进入和竞争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,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实验实证并不多。在已有的文献中,主要还是集中在卡尼曼(Kahneman)、莱波伯特(Rapoprot)、凯莫勒(Camerer)和萨缪尔森(Samuelson)几位的研究。
     国外由于市场过度进入而导致的案例,常常以光缆行业为例,而国内应该引以为戒的行业则非光伏行业莫属。

1.行业分析:谁是下一家即将坠落的光伏公司?
    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5531599

2.行业分析:老树开新花,光伏行业的春天来临
   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1073052

拓展资料

设计者介绍

德交科技 团队

已设计模型 36

团队成员 0个成员

评价情况

对此模型进行评价

好评率0% (0 人评价)

{{review.UserName}} (已使用此模型 {{review.UserUsedCount}} 次)

{{review.Content}}

回复
这篇评价是否有价值 {{review.LikeCount}}

{{reply.UserName}}

{{reply.Content}}

回复